属于他们时代的地标
- malaysiaproptrend
- 4小时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马来西亚因其令人惊叹的城市天际线而广受认可,在全球摩天大楼数量上排名第四。根据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(CTBUH)的数据,该国拥有高达358座超过150米(492英尺)的建筑。马来西亚的摩天大楼时代始于1978年,第一座摩天大楼是吉隆坡的武吉免登大厦(今称穆阿玛拉特银行大厦)。自那时起,吉隆坡逐渐发展为一座以高楼林立而闻名的繁华大都会。而除了吉隆坡之外,乔治市和新山也有重要的摩天大楼发展项目。
目前,马来西亚有304座已竣工建筑高于150米,其中83座超过200米(656英尺),8座则超过300米(984英尺)。
什么才算是“高楼”?
“最高建筑”的定义多年来经历了显著转变。过去,人们可能只以建筑本体的高度来评判,但如今的标准则包括了尖顶和各种装饰性结构。这种变化使得不同年代的摩天大楼难以直接比较,却也增添了趣味。翻阅历史档案、建筑出版物和建设记录,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那些曾经主宰城市天际线的建筑。地方历史学会和建筑团体通常掌握城市面貌变化的重要资料。
虽然逐一识别每一个“最高建筑”并不容易,但可以看出一个清晰的趋势——马来西亚的摩天大楼逐年变高。这反映了建筑技术与设计的进步,也体现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其日益增长的全球地位。高楼林立被广泛视为国家进步和抱负的象征。
往日辉煌
在标志性摩天大楼出现之前,马来西亚曾经的“高楼”其实相对朴素。殖民时期的建筑主导了城市景观,例如苏丹阿都沙末大厦和Carcosa Seri Negara,它们当时被视为建筑成就的代表。虽然这些建筑在当时相当杰出,但与后来的摩天大楼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。
马来西亚摩天大楼的崛起,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和1980年代吉隆坡建设高峰期,那是一个不断打破高度纪录的时代。Sime银行大厦(今称Takaful大厦)于1971年成为首座突破100米(328英尺)的建筑。接着是1978年建成的穆阿玛拉特银行大厦,被CTBUH认定为该国首座摩天大楼。
大马城市大厦(Dayabumi)是另一座值得一提的地标性建筑,于1984年竣工,以独特的伊斯兰建筑风格著称,长期以来都是吉隆坡天际线的重要一员。虽然它并未长期保持“最高”的头衔,但其建筑意义不容忽视。
1985年,**乔治市的光大大厦(Kompleks Tun Abdul Razak/Komtar)**成为第一座突破200米的建筑。**电讯大楼(Menara Telekom)**于1990年落成,其独特外观和高耸轮廓使其成为吉隆坡的视觉焦点。其斜面外墙与电讯天线代表着马来西亚建筑的新方向。
吉隆坡塔
吉隆坡塔于1996年7月23日对外开放,并于同年10月1日正式启用。这座壮观的建筑是马来西亚历史上最具雄心的项目之一。1994年9月13日完成天线安装后,最终高度定为421米。除了是先进的电讯和广播中心,该塔也整合了零售、休闲和娱乐功能,象征着创新精神。
双子塔
所有这些成就最终被一项真正的建筑奇迹超越——国油双子塔(Petronas Twin Towers)。该建筑于1998年竣工,重新定义了吉隆坡的天际线,并使马来西亚登上国际舞台。其高达452米(1,483英尺),曾多年保持全球最高建筑的称号,至今仍是世界最高的双塔建筑。
塔身设计融合了伊斯兰几何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,象征着马来西亚文化与现代性的结合。双子塔的建设开启了国家建筑史上的新篇章,展示了马来西亚执行大型工程项目的能力。除了物理高度,双子塔也成为了国家象征,彰显了马来西亚人民的创造力和勤劳精神。
那么,壮观的Merdeka 118呢? 其惊人的678.9米(2,227英尺)高度让它成为世界第二高楼,且拥有世界最高的观景台尖顶。不过,需要澄清的是,尽管它引人注目,但它从未正式取代国油双子塔成为马来西亚“最高建筑”。
马来西亚摩天大楼的故事仍在继续,它反映了国家从早期开发阶段到现代社会的转变。双子塔仍被视为马来西亚双塔建筑的顶峰,但越来越多具有创新设计的新建筑显示出,马来西亚的天际线还将继续惊艳世界。
马来西亚建筑的未来仍将如其过去般迷人与进步。每一项新工程都对城市景观作出重要贡献,对卓越建筑的追求依然明显,天际线也将继续攀升。
本文最初发表于 Starbiz7。
来源:星洲媒体集团 Star Media Group Berhad – Star Property – 发布日期:2025年4月30日 – Samantha Wong - 由 ChatGPT 翻译
Comments